英语212班祝靓怡,中共党员,初试总分364,一志愿广外(排名63,很遗憾差两名进入复试),调剂到西安外国语大学英文学院翻译学专业。在校期间,曾获两次国家励志奖学金、一次学业奖学金、一次三好学生、两次五好学生;学科竞赛方面,曾获“用英语讲中国故事”区域阶段三等奖、“亿学杯”全国商务英语实践技能大赛省团体三等奖、NECCS省优秀奖以及系列校级奖项;社会实践方面,曾获一次优秀志愿者称号,寒暑假期间积极进社区、医院做志愿者,志愿时长现已累计300余时。下面,从四个方面浅谈自身的考研经验。
一、 初试备考“运动战”
(一) 院校和专业选择
院校和专业的选择是考研的第一步,也是非常关键的一步。一定要结合自己的兴趣和能力,明确自己未来的发展方向。在选择地区时,可以根据自己的生活习惯和就业意向进行选择,以免影响自己的学习和发展。在确定目标院校时,可以参考老师、家人的意见,同时要充分了解院校的招生政策和往年录取情况,确保自己的选择是可行的。就我自身而言,我觉得自己的能力不能满足现在就业市场上的用人标准,想进一步提升自己的专业能力,于是在老师的鼓励和推荐下报考了广外。而且,我了解到未来要是想读博的话,学硕要比专硕限制少,而且学硕要考二外,正好大三上了法语课对法语非常感兴趣,想学好这门语言,所以坚定地选择了学硕。但是我确定专业方向的时间有些许晚了,因为大三选择了商务方向,对于翻译这块我了解的甚少,害怕太难、竞争太大,一直犹犹豫豫不能决定,还好最后听取老师和学姐的意见选择大胆一试,虽然最后未能考取心仪院校,好在结果也不差。

(二) 合理制定复习规划
制定复习规划是考研成功的重要保障。需要根据自己的目标和实际情况,制定一份个性化的计划表(可以是月计划、周计划、日计划等)。计划中要清楚罗列备考的内容和各阶段的任务,并且要随着备考的进度和掌握程度不断调整计划,确保计划的适中、适时和适合。在复习过程中,还需要根据报考专业的初试科目要求,合理分配各学科的复习时间。通过做往年真题模拟,发现薄弱的科目和题型,再结合学科权重,增加专项练习的时长和练习量。

(三)各科目备考过程
政治:暑假-9月,看腿姐和苏一的网课,再通过做一千题熟悉题型;10月,买了背诵手册后,一边听带背音频一边划重点;11月-12月,按部就班走,做肖八和肖四,在小程序上反反复复刷错题。总之,我政治进度真的挺慢,冲刺期才开始背诵肖四大题,总是记不住一直焦虑,最后悔的是没有模拟过大题,导致我政治这门最后还有三个大题没写完(一出考场心态就崩了,甚至想弃考,多亏了室友们的鼓励,让我坚持到最后。切记稳住心态决定一切!不求完美,只求完整!),还好最后的分数还算差强人意,个人感觉大题拉不开太大分数,选择题才是取得高分的关键,但还是要保证做完所有的题。
备考资料:肖爷爷全家桶(除真题外)、腿姐和苏一的网课、苍盾政治小程序(选择题)、B站大牙考研(大题)以及学习强国APP(强烈推荐,通过“我要答题”-“挑战答题”分类找到“时事政治”练习选择题)。
法语:在法语老师请了成功上岸广外的学姐给我们做考研经验分享后,我一边开始自学初试法语参考书目和背单词,一边跟着法语课学习法语;暑假,看沪江网校法语课搭配简法的课后练习,并整理语法笔记;9-10月,开始大量刷题,积累错题,巩固语法知识点;11-12月,反复刷选择题,复习错题和笔记,背诵和默写句子,进行真题模拟。整个备考期间,背单词这一项任务都贯穿始终,因为充足的词汇量是做题的基础,老师也叮嘱过现在二外考试呈“重单词,轻语法”趋势。于我而言,法语是四门中我最满意的一门了,这少不了韩老师的悉心教导和及时提点,最后实际成绩比预估的好一些(二外法语90分)。记住审题要仔细,不要放过任何细节(这次我就忘记了翻译标题)。
备考资料:《简明法语教程》(42课)、《全新法语语法》、《法语语法800 题》、法语橙皮书、广外蓝宝书等纸质资料;沪江开心词场、法语助手、Quizlet(单词卡)APP。
专业课:暑假,背单词、做阅读、听网课补充翻译基础;9-10月,背单词、读外刊、进行专项练习,包括翻译、阅读、完型等;冲刺期则进行真题模拟和作文素材积累。最后还是遗憾做题速度没有提上去,翻写这门课也没能写完(真的是惨痛的教训“不要追求完美,只求完整”)一定要根据分值和个人情况来规划复习时间(两门专业课备考的不是特别充分,我也早有心理准备,因为本身不擅长,付出的努力也不够,所以我只能分享一下备考资料,其他的参考价值不大)。
备考资料:背单词APP(不背单词、欧陆词典)、当代英美散文名篇阅读、理解当代中国读写教程、华研专八阅读和翻译、专八快速通关汉译英分册、12天突破英汉翻译武峰、广外蓝宝书。
二、 复试调剂“游击战”
其实在一志愿院校出复试线前,我一直处于矛盾的状态,直到知道自己彻底无缘一志愿后,在导师和老师们的安慰和指导下,迅速调整心态,全身心投入到调剂中。在调剂系统开放前,有一段比较充分的时间了解调剂程序和搜集大量资料。通过研招网、小红书等平台搜寻接受相关专业调剂的学校,再去各个学校及其学院的官网看相应学校调剂考察的内容范围。结合家人、老师、学姐们的建议以及自身情况,综合考量下,采用“冲稳保”策略。调剂就是一场“信息战”,抓住这次机会就有了转机,在正式填报前,我大致确定三个目标院校(但出现了较大意外,找了两所都第一年招MTI的学校都没收到复试通知且均锁36小时,一定要打电话问清楚能不能学硕转专硕!)收到复试通知时,可以着手按照官网要求准备复试材料和面试内容。在去面试的路上,我一直在给自己打气加油,可以说是抱着背水一战的心去面试。在此我要特别感谢调剂过程中,给我提供莫大帮助的老师、室友和家人们,让我毫无顾虑地奔赴战场。调剂过程充满了意外,不到最后一刻,请不要放弃,我坚信机会都是留给有准备的人!
三、 通用策略“心理战”
备考过程会遇到各种困难,保持良好的心态是最大的法宝。不管发生多大的事,一定要及时调整好自己的状态,可以采取积极的心理暗示、自我奖励、运动等方式,拒绝过度内耗、焦虑、自我否定等负面情绪占主导。自我感觉心理建设在备考的每个阶段都发挥了巨大作用,尤其是调剂阶段。此外,在时间管理方面,一定要科学分配,根据实际情况随时调整,我个人偏向做一个大概的计划,每隔一段时间进行自我总结反思。比较惭愧的一点就是整个备考过程太懒散了,没有做到过早七晚十,而且有时想要两手抓,最后落得一场空,毕竟鱼和熊掌不可兼得。最后,健康管理方面,作息一定要规律,保证充足的睡眠,同时,饮食也要注重,身体是革命的本钱。

考研是一场身心的双重考验,每一步都需要理性分析与高效执行。记住:过程中的每一次复盘、每一次调整,都是向目标靠近的基石。保持“战略上的清醒”与“战术上的勤奋”,终能在这场持久战中收获胜利。愿每一位研途上的追梦人,以梦为马,不负韶华,一研为定,一战成硕!(供稿:祝静怡,一审:葛士阳, 二审;常潞炜)